2014年5月24日上午,十余位元培学生在元培导师、考古文博学院雷兴山教授的带领下,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青铜器展览。
尽管周六一早天降细雨,但并没有降低同学们的参观热情。九点一刻,同学们在国家博物馆前与雷老师汇合完毕后,都急不可耐地直奔位于四层的青铜器展厅,期盼能早些与国宝面对面。在正式参观前,雷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本次参观的目的是与古人对话。雷老师说考古专业的主流领域不涉及对于古人主观思想的揣摩,但同学们今天可以在面对这些国宝时,想象古人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变迁。
雷老师在接下来的介绍中,先从时间脉络入手,让大家寻找同类型青铜器在商周之间的不同,并让同学们思考这种不同所反映的思想层面的变化。同学们仿佛化身成为一个个小侦探样,认真研究和探讨了起来,从器型到纹饰,从大小到色泽,甚至还有同学从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角度切入思考。看到大家讨论得不亦乐乎,雷老师时而颔首微笑,时而饶有兴致地加入其中,还介绍了自己对于商周墓随葬青铜等级的猜想,“不过其他先生并不赞同我”,雷老师带着开玩笑地口吻说,这也让同学们回想起之前去郑州进行考古实践活动时,雷老师介绍的著名的亳都和敖都的争论,同样没有公认的回答,但这也许就恰恰是考古的魅力所在。
一边观察、一边思考、一边讨论,参观的气氛非常热烈,甚至引得游人都参与进来,还有一些小朋友也学着大哥哥、大姐姐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欣赏起了青铜器。而参观的高潮部分是对于三大鼎的讲解,也就是司母戊鼎、子龙鼎和大盂鼎这三件“国之重器”。雷老师首先回答了同学们对于究竟是“司母戊”还是“后母戊”的疑惑,认为没有明确和扎实的根据推翻之前“司母戊”的名称,之后雷老师让大家仔细观察司母戊鼎,并比对了子龙鼎和大盂鼎的差异。同学们针对三件器物提出了各自的疑问,雷老师也都一一做了解答。
十一点半时,参观活动圆满结束,同学们带着依恋、不舍和更多的收获、感动离开了国家博物馆。